一、节粮减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节粮减损,曾在多个场合指出了节粮减损对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他在给国际粮食减损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要求“深入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为大力推进节粮减损工作,政府专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中办国办印发的《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减少田间地头收获损耗,引导农户适时择机收获”“改善粮食产后烘干条件、推进仓储设施节约减损、提高粮油加工转化率、加强粮食资源综合利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都发文明确节粮减损措施,特别是对仓储、物流和加工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可见,政府部门将大力推进节粮减损作为新形势下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新发展阶段保障粮食安全现实途径。
作为从事粮食行业工作几十年的“老粮食人”,我认为保障粮食安全,“节流”确实与“开源”同样重要。“开源”包括提高粮食产量,实现粮食进口多元化;“节流”即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近几年的疫情冲击和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使中国的粮食进口风险有所上升。同时,受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国内粮食持续增产的压力很大。因此,持续推进“节流”,对当前保障国内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据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团队数据,农户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情况较为严重,收获、储备和消费环节的总损失率为11.39%。其中,三种主粮(水稻、玉米和小麦)的收获平均损失率为4.09%,水稻损失占3.55%。中国农业大学武拉平教授曾表示,“收获环节”可以分为田间收割、运输、脱粒和清粮四个小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中损失最严重的是田间收割环节,三大主粮田间收割损失率平均为1.97%。
我们发现政府现有的措施以及专家的研究中,对粮食收获损失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如何减少机收损失,对其他方面如适时收割的关注不多。实际上,粮食收获环节想要做好节粮减损工作,无论从理论层面、政策层面还是产业层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特别是亟需对适时收割做更多研究和实践探索。
二、益海嘉里六步鲜米精控技术节粮减损的产业实践
益海嘉里从进入粮食加工领域伊始,就一直坚持以研发创新为动力,实现业务突破,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十多年持续创新积累,形成了“吃干榨净”的“水稻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国产水稻的精深加工和资源高值高效利用,成果得到政府部门和同行肯定。在循环经济实现成熟产业化后,我们并没有自满止步,而是继续响应国家节粮减损的号召,以国内资源优势明显,但损失率最大的水稻为突破点,发挥科技研发和产业带动优势,向上游生产端和下游消费端挺进,探索科技助力节粮减损和营养健康的新路径。我们主动联合国内的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和供应链合作伙伴,持续多年开展的田间科学试验、烘干和存储技术创新、设备和工艺改良,根据水稻从农田到餐桌经历的六个关键环节,首创了 “鲜割、鲜谷、鲜存、鲜碾、鲜装、鲜食”的“六步鲜米精控技术”体系,荣获2022年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已获得10项授权专利、发表18篇论文,并已开始在集团的生产基地开始产业化应用。
在“六步鲜米精控技术”体系中,“鲜割”尤为重要,是整个精控技术体系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它不仅是“鲜”的源头,更是开启稻米加工全链条节粮减损的“钥匙”。“鲜割”即适时收割。北方水稻的传统收割通常看稻谷水分,一般待田间水稻水分17%左右时才开始收割,基本已进入完熟期。而且是大面积一次收割,这样的做法简单高效,却极大损失了水稻的酶活度和食味值,造成养分流失。更重要的是,因籽粒过度成熟还会造成稻谷田间自然脱落多和爆腰率高,增加了机收和后续加工的损失率。而我们探索的适时收割,一般在水稻蜡熟期末期至完熟期初期,九成黄熟左右开始收割。正如农民流传下来的“九黄十熟”种稻经验,“七成割十成熟,十成熟一半丢”。我们的适时收割借鉴日本水稻生产追求品质的理念,结合中国人口多,需求大,水稻品种多,种植差异化明显的国情,兼顾“质”与“量”。
为了能精准判断适时收割的“时”,我们与权威的高效科研团队在全国5个省份,8个种植基地,连续3年做了7个品种的适时收割田间试验,确定了水稻抽穗天数、有效基温、黄化率、水份含量这4个重要指标。为了提高这些指标的可操作性和精准度。我们又与大型农服企业合作,通过智慧农业和数字农业赋能,借助智农模式下的气象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遥感监测、无人机巡田等前沿技术手段,指导订单基地农户在最合适的时间收割,保证了稻谷具备原生态的最佳的新鲜度,食味值提高了2-5分。更为重要的是,适时收割能够显著降低水稻收获损耗。试验数据显示,仅适时收割这个环节,可提高出米率1%-4%,能减少平均5%的田间损失,若以北方一作区水稻产量约4700万吨估算,如果普遍采用“鲜割”模式,能减少约235万吨损失,这相当于吉林年水稻产量(645万吨)的三分之一,节粮减损效果十分显著。如果加上其他“五步鲜”中的低温干燥、自然晾晒、低温存储、虫卵监控、多级轻碾、低温碾磨、低损加工、低氧锁鲜、科学蒸煮等创新,会实现更大的全链条节粮减损效果,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重大意义。
三、关于推广适时收割,助力全行业节粮减损的建议
(一)在种植端大力推广水稻适时收割技术
从我们的实践看,种植端的适时收割,是后续仓储加工环节保障水稻新鲜度,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的前提和关键。但仅依靠加工环节和大企业去带动上游转变生产习惯和固有观念,大范围推广“鲜割”,不仅难度很大,而且企业承担的成本极高。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比如拿出一部分水稻种植补贴推广适时收割,发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这个公共资源,在更大范围推广适时收割。只有适时收割的水稻规模不断扩大,才能减少后续加工企业的科技投入和收粮成本,让全链条节粮减损可持续的进行下去。此外,为保证适时收割的节粮减损成果,政府应支持配套的干燥和低温储藏设施投入,在产后初加工、“优质粮食工程”、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等政府项目中,加大对适时收割配套的低温干燥和储藏设施的支持。如类比日本每100-200公顷面积配备一个稻谷干燥中心的做法,在北方主产区广泛建立干燥设施,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低温仓储设施。
(二)在加工端注重发挥大型企业的带动作用
加工企业处在产业链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能够更好匹配供需,推动种植端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大企业通过理念和科技创新,更容易带动全链条技术进步与节粮减损。但加工业是充分竞争的市场,不同规模的主体发展阶段差异较大,依靠企业自发投入带动能力毕竟有限,如果相关产业支持和税费减免政策能够配套,就可以放大加工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有助于在更多粮食品种中实现类似“六步鲜米精控技术”的突破,在更大范围内做到全链条节粮减损,保障粮食安全。
(三)搭建好全链条节粮减损的合作平台
我们的实践表明,有实力、有优势的大型加工企业,即便有创新技术体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需要与产业链上科研机构、种植主体、业务合作伙伴多方合作,持续多年投入,才可能获得理想的结果。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在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整合各方资源,探索新模式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也承担着失败风险。这就需要政府提供更多公益性的服务,如为水稻加工产业搭建起全国和区域的交流合作平台,在消费端加大公益科普宣传,对企业牵头的创新成果给予政府荣誉支持和产业奖补等。这样才能调动整个产业链上各类主体积极性,让大家根据各自的规模实力、科研水平、品牌渠道、技术设施特点,找准定位,优势互补,聚合行业的资源和力量,形成水稻全产业链共荣发展的“生态圈”,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全链条节粮减损。
申请入会
重点企业调查
粮油展
会员查询
放心粮油申报
诚信企业申报
培训会议报名
意见征集
会长信箱